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情侶之間最完美的性格搭配

情侶之間最完美的性格搭配

    性格指的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表現出的具有穩定性的行為及心理表現,它所展示的是人們對待事物的看法。人們的性格分為很多種,有外向活潑型,內向靦腆型,還有追求事物美好的完美型等,但這些都不妨礙愛情的產生,有人說愛情就是一剎那的電石火光,感覺對了就發生了,就是這麼簡單。在建立吸引的初期,性格不會對關係造成影響,或許會成為促進情感發展的催化劑。


一、相似性格關係融洽?

    很多人都認為情侶性格相似交往起來會舒服,在戀情初生時,性格近似的話人們更能快速的引起對方的興趣。我與初戀便是同一類型,我們可以一起聽痛癢,一起大口的吃路邊攤,也可以一起大冬天的雪地裡你追我跑,共同的喜好讓我們的內心都萬分慶幸,慶幸自己如此幸運的遇見這茫茫世界的另一個自己。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具有同種愛好的人更能讀取對方身上的閃光點,欣賞對方的同時也是自我肯定的一個過程,與此同時還會減少雙方的戒備心理,使得感情快速升溫。


二、互補性格可以彌補?

    一個人展示出來的特點能引起他人的興趣,很可能是因為那個人並不具有。比如你是一個內斂而低沉的人,遇見一個活潑詼諧的異性就可能心生情愫。我的第二任男朋友就是和我性格互補那一種。在某次新年聚會時,他玩貪吃蛇賊六,秒秒鐘虐得我體無完膚就讓我產生了興趣。接觸下來發現我們性格截然不同,我不愛說話,他常常侃侃而談,我毛手毛腳他卻總是井井有條。很多事情都幫我安排的穩妥有序,閨蜜們都說我就應該嫁給這樣的男人。

    心理學人士指出,人的性格具有顯性和隱性兩面。如果你的隱性性格恰好與對方的顯性性格形成互補,那麼你們將會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互補快感。


三、所謂「合適」的真實原因?

    哈佛心理學家Rubin曾對約200對情侶做過跟蹤調查,結果是一半以上的伴侶最後都選擇了分手。影響他們最終分離的原因不是性格上的相似與否,而是各自的生活理念、人生態度,簡單來說即與彼此的三觀有關係。我的前兩位男友,都沒有成為那個伴我牽手走進禮堂的人,不是那個性格相似的人就一定很暖心,也不是性格互補的人更讓人迷戀,只有兩個人具有一致的人生目的,才可以一同走下去。三觀相同的兩個人,他喝他的美式,你握著你的甜牛奶,你們都能一起仰望星空的敘說夢想。


四、性格相配的情侶交往會很順利


    男女交往其實是豐富多樣的,有「真的很相配」的情侶,當然,也有情侶給人「為什麼這種男人會配上這麼好的女人?」(反之亦然)的感覺。你身邊也有這樣的狀況吧!這對情侶會長長久久嗎?還是最後會分手?因為事不關己,所以大家會興致勃勃的討論。
    雖然沒有很準確的情侶占卜,但是我們可以從心理學的研究去得知,進而運用在自己的身上,要預知持久度和幸福指數必須注意哪些重點?

一、是否是相似的一對

    興趣、個性、生活方式的品味與價值觀等都相近的情侶,能持續較久,容易走上婚姻的道路。大多數的人和別人交往時,很重視對方和自己相似的程度(類似性的主要因素),類似的要素越多就感覺越親近。

二、是否經常約會

    不斷的和他或她見面,可以充分了解對方,增加親密度和好感;這稱為「熟悉原理」。這種情侶應該不會有討厭對方或不好的感覺,對整體關係來說有加分作用。

三、是否彼此相襯

    在外貌或社會地位等條件相襯的情侶能持續較久,這稱為「相配原理」。每個人都有「理想的對象」,或許一開始不知道和甚麼樣的對象交往,但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報告,雖然最初選擇時相配原理起的作用很小,但實際上交往的情侶有多處看得出相襯的條件。

四、是否住在附近


    「情人相隔越遠,結婚的比例越低」,這種說法是用於「博薩德(Bossard)法則」。反過來說,彼此的生活圈越近就越容易不上結婚禮堂,遠距離戀愛有其困難度。

五、是否相親相愛

    對於對方的關心程度,與對於彼此交往的關心程度不一致的情侶很難持久。此外,男方比女方對愛情更渴望的情侶也容易分手;這種被對方抓住迷戀的弱點,一直被當成「司機先生」與「付錢」的人而不自知,真的很可憐。

六、情路上是否有障礙

    例如父母與周圍的人強烈反對,反而增強彼此之間的愛情;這就是所謂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如果因為父母反對感情就冷卻下來的話,表示愛情指數不高。(摘譯自日本澀谷昌三 著,《一眼看出他的心》,20042月,圓神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